師父、上師、班長、護持、各位同學:
1)為何袁了凡先生發願做第一個三千善時,要用上十多年時間才完成。但繼後第二個三千善只需兩三年便可完成﹖
了凡先生三十五歲。他從遇到雲谷大師之後,就發願斷惡修善。發願做三千樁善事,整整十年(從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)才完成。由此可知,初開始三千善事是多麼難行!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的真相,希望自己能比他更勇猛,至少一天做一樁善事,能夠做兩、三樁就更好,天天不要間斷,效果可能超過了凡先生。
因為他在外面服務,曾經一度在李漸菴的軍中辦事,跟著軍隊到處行軍,沒有機會迴向。了凡先生四十六歲,他從南方回來,請性空、慧空兩位法師在東塔禪堂迴向。遂又發願「許行三千善事」,到第二年,即了凡先生四十七歲,生第一個兒子天啟。因為斷惡修善有這麼好的效果,信心就增長,行善愈懇切。換言之,斷惡修善愈來愈順利,效驗也愈來愈顯著。
譬如,他布施飲食給貧苦的人。每天去市場買菜,看到很活潑有生氣的動物,就隨緣買一點放生。放生是機緣,不要特意去買,看牠確實能活命,就買來放生;若是不能活命,就不必買了。他做得很認真,很如法,所以「一日有多至十餘圈者」,可見得他愈做愈順利。從發願到三千樁善事就完成了,前後四年,,然後請法師在家裡誦經迴向。
2)云谷禪師教他用「功過格」紀錄自己的功過,為何一定要做紀錄﹖不是勸他多行善積德便可以了嗎,是否一定要跟禪師的指示。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﹖不這樣做又如何呢﹖
了凡先生是中下根性的人,所以雲谷禪師用「功過格」來幫助他。教他每天將所做的好事及過失都記錄下來,善惡做個對比,這一天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?最初做的時候一定是善惡混雜,甚至惡多於善,自己就要提高警覺,認真努力,希望做到純善無惡,改過就成功了。這是從事上改,這個方法對普通人非常有效。
(1) 學會了
「了凡四訓」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,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,認識命運的真相,明辨善惡的標準,改過遷善的方法,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;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「現身說法」。
從上述的問題和答案當中,我學會了只要斷惡修善,做得認真、如法,就會愈來愈順利,效驗也愈來愈顯著。
(2)觀功念恩
當然,是感謝我們尊貴的區班長吧!能夠那麼善巧地策發我們的思惟、觀察,循循善誘,相信,大家都會繼續努力,不會辜負她的一片用心的。
第二個是李志強師兄,他在”Blog”上回應道:「袁了凡先生講出如要改變命運,必須依以下四點: 一) 立命之學; 二) 改過之法; 三) 積善之方; 四) 謙德之效。好比我們修習總結123一樣,所以我明白過中道理。」
多謝尊貴的區班長和李志強師兄提醒,我們修習總結123的重要,是與了凡先生的「功過格」一樣,教我們每天將所學、所做的好事都記錄下來,認真努力,希望做到純善無惡。
(3)隨喜自己
「了凡四訓」是我第一本認識如何改變命運,開始相信因果的書籍;亦確實改變了我錯誤的人生觀,對我日後待人處事啟迪良多。隨喜自己還有些少根性,仍然能夠一再檢察自己「斷惡修善」的方法。
1 則留言:
其實要感謝是尊貴的區惠儀班長,能善巧方便引導,而我,哈哈,我只是隨口嗡,咪當是秘笈。
1)為何袁了凡先生發願做第一個三千善時,要用上十多年時間才完成。但繼後第二個三千善只需兩三年便可完成﹖
其實三千善是一個基本數,道家常說要修到三千功圓,八百果滿才能成仙。
一般人是好難找到過錯,因為人之過在眼前,己之過在背後。只有聖人多過,賢人寡過,而小人是無過。所以最初袁了凡要花十年時間才完成。但繼後明白每事都要反觀自照,反求諸己,故此第二個三千善可以兩三年時間完成。
2)雲谷禪師教他用功過格紀錄自己的功過,為何一定要做紀錄﹖不是勸他多行善積德便可以了嗎,是否一定要跟禪師的指示。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﹖不這樣做又如何呢﹖
最初一定要有功過格做記錄,一可以反省,二可以統計善惡多少。但到最後是不需要功過薄,因為習慣成自然,做到無為而為。有一句說話咁講:悲心施一人,得報如大地,為己施一切,得報如芥子。註:芥子比芝麻還小。
張貼留言